动态新闻

浙大台州研究院顺利完成首个国际合作项目
发布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122  分享:

2020年11月,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顺利完成了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委托的国际合作项目——“三种典型的溴代阻燃剂机械化学法无害化处置研究”,实现了研究院国际合作项目“零的突破”。

2018年,欧盟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Horizon2020提出第二阶段行动计划(Greening the economy in line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简称NONTOX。NONTOX项目总经费达500万欧元,13个欧盟国家共同参与,由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大学、主要工业伙伴和回收商以及产品设计专家在内的多学科联合体共同承担。该项目希望通过开发两种不同的技术(Extruclean和CreaSolv®),针对性地去除源自WEEE(废弃电器和电子设备)、ElV(报废车辆)和C&DW(建筑及拆卸废物)的有害添加剂或不需要的化合物(如阻燃剂、稳定剂、填料等),并通过提高塑料废物的预处理和分类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来优化回收过程,确保生产安全和高质量的二次塑料材料。通过整合优化整个过程的经济效益,来提高含有害物质的塑料废料的回收率,达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是北欧国家领先的科技公司,也是北欧地区最大的综合研究机构,同时也是NONTOX项目的首席承担单位。

项目研究团队克服疫情影响,通过近一年时间的研究,顺利完成全部工作,研究报告获VTT认可。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研究院在国际合作项目开发上取得了零的突破,积极推动溴代阻燃剂的无害化降解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是指含溴阻燃剂,包括脂肪族、脂环族、艿香族及芳香脂肪族的含溴化合物。其生产和使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是公认的高效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电子元件和其他材料中。

随着溴代阻燃剂的大量使用,在它的生产、使用和废物处置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到环境中。大量实验室证据显示,溴代阻燃剂对实验动物具有肝肾毒性、生殖毒性、胚胎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癌性等,能干扰内分泌、改变动物的本能行为,对人类特别是儿童可能具有潜在的发育毒性。更有研究发现它在江河湖泊的水体和底泥、空气、土壤、生物体内甚至人乳中都有存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持久性危害,可见对溴代阻燃剂防治和降解的研究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