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求是高峰论坛“医药行业与智能制造”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331  分享:

2020年11月,由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和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求是高峰论坛第28讲”在工程师学院顺利举办。本次求是高峰论坛邀请到浙江荣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仁尔作了“医药行业与智能制造”专题讲座。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院长颜文俊主持本次讲座。讲座吸引了来自工程师学院的近百名学生参加。

陈仁尔董事长从事医药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20余年,主持完成十多个新产品研制工作,其中3项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主持或参与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等;发表了在本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3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百佳企业科技工作者”、台州市拔尖人才、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等。

自2014年以来,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是从医药行业的本质、盈利模式和行业特征分析,国内药企仍然存在“一小”(企业规模小)、“二多”(企业数量多、产品数量多)、“三低”(产品技术水平低、新药研发力量低、管理水平低)的特点,所以全球前十大药企仍然缺少中国企业的身影。

然而,随着国内药品市场的规范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国家对研发创新的大力支持,许多药企正在尝试从“大”到“强”的转型升级,不断摸索智能工厂的新型整体架构方案,诸如海正药业“机器换人”、迈百瑞启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太极集团西南药企打造全流程数字化工厂,都在彰显着医药行业智能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针对我国制药行业“智造”的现状与探索,陈仁尔指出,关键是要夯实两个基础:一是从下提升制药生产底层制药装备和制药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水平,建立所谓的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物理基础;二是从上充分采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建立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的数据中心和支撑服务平台,以达到实现智能决策、优化管理、协同发展和服务的目的。

颜文俊对陈仁尔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创新驱动是一个重要主题,作为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在学业、项目研发、专利和知识产权上要重视创新;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低小散”的问题,要改变这个长期存在的顽疾,需要同学们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探索改变制造业现状的方法;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需要经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阶段,中国的众多企业仍然踏步在自动化和信息化阶段,这意味着有很多的机会等着同学们挖掘、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