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安全生产不放松!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助力温岭船舶修造业推进工业数字化
发布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149  分享:

台州海洋资源丰富,船舶运输需求旺盛。随着渔业的发展,船舶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各个船舶修造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船舶修造厂在为海运以及渔业等领域提供了工具基础的同时,也在安全管理方面面临挑战。如何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是温岭市松门镇各船舶修造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机电研究所“小鲸采智造云”研发团队立足船舶修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以科技赋能创新,攻克船舱内密闭空间安全监测难题,助力温岭船舶修造企业推进工业数字化改革。


每当禁渔期开始后,温岭市各船舶修造企业就迎来了生产旺季。走进温岭松门,可以看到这里坐落着多家船舶修造企业,在各个船台上停满了等待维修保养的渔船。工人们有的在给船身刷漆,有的在焊接缝隙,显得非常忙碌。


机电所研发团队来到船厂走访调查时发现,尽管企业里配有专职的安全环保管理员,但现场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在修造船舶的过程中,包括焊接、喷漆等必要的工序,在上述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毒害气体隐藏在密闭的船舱中,难以被发现,从而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船舱内的气体以及船舱内发生的危急情况做到实时检测。


由于船舱作业现场环境较为简陋,常规的定位方法无法将信号传输出去,而市面上现有的定位方案,依赖于高精度的信号接收设备,设计成本高,定位信号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在船舶修造的密闭环境中使用效果不理想,可靠性差。


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温岭市松门镇相关领导邀请机电所研发团队和移动运营商一同参与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根据现场调研结果和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要求,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造船行业密闭空间安全生产的低功耗、信号稳定、定位准确的船舱安全监测系统。


本监测终端全部采用防爆设计,安全可靠,通过移动电源供电,避免了船舱内接电的安全隐患,安装便利。它可以实时监测船舱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通过团队研发的密闭空间定位算法来精准定位作业人员当前的位置,并支持手动报警,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确保造船厂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


经过充分的测试后发现,在长达20米的最大船舱里以及船舱的最深处,监测终端的信号都能正常传输接收。



该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单纯依靠人工进行安全管理存在不确定性的弊端,获得温岭市松门镇相关领导和各船舶修造企业的认可。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机电研究所团队将定期进行后续回访,进一步改进该监测系统的不足之处,在安全生产上做到更规范、更精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