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传统+科技”的碰撞!智能艾灸治疗机器人赋能中医理疗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2-09-29  浏览次数:1088  分享:

2019年国家出台《健康中国2030》,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大健康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时代风口。

健康化、科技化、智能化,作为新一轮科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正在席卷各个领域,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相关产业竞争的新焦点。

传统的艾灸方法,需要专业的技师手持燃烧的艾条对穴位进行施灸。一次艾灸约持续60-120分钟,过程中有定、啄、旋、运等手法,对技师的专业技能和体力充满了考验。

现有的艾灸自动理疗产品其核心技术多集中在温度感应与控制,且多以红外理疗仪、智能艾灸器和艾灸盒的形式存在。目前国内外自动定位人体穴位的相关技术大多处于研究阶段,临床应用实例几乎没有。
为了解决传统艾灸弊端,传承艾灸文化,让更多人享受艾灸保健的益处,由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传感技术中心刘军教授与光电所陈浙泊博士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展了智能艾灸治疗机器人的技术研究。


智能艾灸治疗机器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借助AI深度学习技术、共融机器人设计技术,通过采集和构建人体三维穴位集、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排烟和艾烟净化过滤装置设计等视-听-触多模态信息获取途径,来实现科学艾灸调理的智能终端。古中医,新科技,以数字化人体表面经络分析、机器人运动控制设计等技术赋能中医艾灸,推动中医现代化转型升级。


智能艾灸治疗机器人由穴位识别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艾烟控制系统三大主要系统组成。系统运作由机器人作指挥,实现识别穴位、定位穴位、燃烧艾烟、实施艾灸等多路径运行。

以60分钟的艾灸治疗为例,1名技师可轻松操作3台智能艾灸治疗机器人,可节约67%的人力成本,长远来说,也节省了培养资深艾灸师的时间与金钱成本。
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窗口期。

下一步,智能艾灸治疗机器人研发团队将不断升级技术,持续深入开展提高穴位识别定位精度、机器人针灸动作研究与设计等工作,并会同相关专家进行产品的前景预判和规划,探索更多可能的技术方向。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将抓住技术突破机遇期,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加快机器人自主创新步伐,力争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等诸多方面获得突破,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和台州“五大产业城”建设奠定科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