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铁路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装备研制与应用”项目参加了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邀请了国家铁路集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等单位的行业知名专家教授,来自全国的11项科技成果参加了本次鉴定会。
项目介绍
“铁路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装备研制与应用”项目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集团第一工程公司和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合作研发,旨在减少焊线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的基础上,帮助施工单位更加高效、稳定地完成相关焊线施工作业,具备自主定位、线缆快检、无人化焊线、焊点质量评价等功能。
本装备采用焊线机器人与自主导引小车组合使用,实现整机自主移动;借助辅助线架配线检测功能实现多组合柜间线缆的配线正确性快速检测;利用机器视觉配合桁架及双臂机械手实现高精度取焊定位操作;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焊点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实现施工现场机器焊线取代人工作业,提高了焊线工艺标准。
鉴定结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听取项目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后,认为项目组提供的资料内容齐全、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项目组采用需求调研、建模仿真、研发测试与现场验证等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研发了铁路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填补了国际上相关产品的空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一致认为“铁路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装备研制与应用”相关科研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14项(授权4项)、授权外观专利2项、登记软著3项。项目执行期间进行了多次现场测试,包括南沿江高铁、京唐高铁、新福厦高铁等项目建设现场,并于今年4月通过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组织的结题验收评审。本装备后续将根据专家意见再作更深入的优化改进,争取在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本部及下属各工程分公司承建的海内外铁路“四电工程”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