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深化前沿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10  分享:

  3月27日,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组织智能装备创新设计项目研究生赴之江实验室,开展《智能装备创新设计实践》《智能装备创新设计案例分析》课程的现场融合教学活动。本次课程通过院所联动模式,构建专题讲座-场景实践-技术研讨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以教授引领、跨代际对话、产学研共创的机制,在智能计算与装备技术创新领域碰撞思维火花,为构建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注入新动能。

  本次授课老师光电信息中心主任林斌教授以开源协作理念为核心,在之江实验室搭建起“教授-学长学姐-研究生”三级联动的学术生态。青年科研骨干汪婷研究员、蔡宁博士作为学科衔接桥梁,系统介绍了实验室在智能计算领域的战略布局,重点解析天基计算系统数据处理能力突破对卫星互联网组网的支撑作用。“教授掌舵-学长学姐护航”的双重引导模式,让理论推演与工程实践自然融合,为研究生锚定研究方向。

  围绕智能科技前沿领域,汪婷研究员以“天基计算系统”与“天绘大模型”为切入点,展开关键技术解析。结合激光通信机等具体案例,阐释了星间链路技术如何推动卫星组网进程。针对“星间通信时延优化”“数据处理效能提升”等技术难点,探讨了实验室的解决方案,激发研究生对技术升级路径的深度思考。

  在授课团队成员陈浙泊博士主持的技术研讨中,两代科研人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思维交锋。以“星间通信时延优化”为焦点,研究生团队与实验室专家就模型算力分配、星座协同算法等展开多维度探讨,在之江实验室这个开放场域激荡出无限潜力。

  通过实地观摩与互动体验,实现“知识传递”与“创新传承”的双向融合。研究生团队在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现场观看“三体计算星座”模拟平台,直观理解星间通信与数据协同机制。在之江实验室科技成果展厅,直观展示了实验室在智能感知、先进计算等领域形成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创新成果体系。展厅内陈列的模型,此刻化作串联学术传承与创新突破的时空坐标。

  本次交流活动以开源协作理念贯穿全程,实现学术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双重跃升。通过教授掌舵、学长学姐引航、场景实践的三维赋能,研究生在智能计算、星间组网等领域形成系统性认知。活动为年轻学子注入了创新基因,激发了更为广阔的科研选题灵感。